资产上链是个伪命题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很多朋友一直对资产上链有很多的疑问,甚至认为资产上链是一个伪命题。比如说,我昨天就在某个网站看到一个类似的观点,是这么说的:

关于资产上链,我就在想,如果我有一个163平的房子,我上链的时候填成300平行不行?我学历本科,专业是会计,我上链的时候写专业是信息技术可不可以? 如果可以,那这个资产上链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不行,那是否需要有关部门的证明?那么有关部门证明以后写入中心化数据库又有何不可?

这只是其中一种,之前我还看过另一种质疑:

链生资产所对应的反面,是指尝试将现实资产映射到链上。这件事情是可以实现的,但多数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资产上链这一过程,所面临的问题依旧是个传统问题,依旧需要中心化的机构来做信息可信性验证。因而区块链所扮演的角色就成了分布式数据库的角色,从效率上而言,又无法超越传统数据库,与其如此,倒不如用一个传统数据库方案。

这两种质疑有相似之处,也代表了大多数人心中对“资产上链”的疑惑。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

如我之前的文章中所说,资产上链有非常多层的定义,既包括单纯的类似于传统互联网模式的将资产登记到链上,也包括类似于联盟链模式的公司与公司、系统与系统、中心与中心之间通过区块链合作与结算,也包括公有链模式下的实体资产发Token。

这个例子当中所说的房产上链,其实更偏向第二种,而不是第一种。

第一种说到的资产链上登记是所有资产上链都必经的一个阶段,但是更侧重那些个人可以自由上链的资产。比如说我写了一篇文章,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必要上链的话,那我就可以随时将其上链,不需要经过其他人的审查与批准;比如说我写了一首歌,那我也可以随时将这首歌上链,也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审查与批准。在这种情况下,上链本身就是确权。

他们所说到的房产登记问题,在现有中心化模式下是提前准备好所有的资料,比如包括房屋买卖合同,测绘表、房屋登记表、分户平面图,维修资金、契税凭证,银行的提前还贷证明等等,到房管局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发房产证。

当然了,这里要先插一句,房产本身肯定是上不了链的,能上链的肯定是房产证。

到了区块链时代,当房产证上链的时候,并不是由个人做主将房产证登记在链上,仍然是由房管局统一审核管理,只是最终由房管局统一把房产的数据打包登记在链上。

所以关于大家担心的房产面积和初始信息的准确性的问题,未来仍然将由房管局和相关的部门来提供与审核,这一点没有变化。

资产上链有什么好处?

有人说,现在的房管局也有自己的网站,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网上查得到,那你说的资产上网与资产上链有什么区别呢?上链之后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还挺多的。

第一、只有第一次上链的时候,需要房管局的详细审核,上链之后,房产后续的交易转让就方便很多了,并不是每次都需要都审核。

第二、接下来房产的转移,手续会快很多,房产证整体上链之后,每一个房产就类似于一个ERC721发行的特定Token,之后房产从一个人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就像现在的数字资产从一个地址转到另外一个地址那么简单,并且可以实时过户。

第三、最为关键的是,房管局可以和税务局、开发商、银行、公积金管理局等相关机构形成联盟链,共享一部分数据。这样的话,如果你需要办房产证,房管局直接通过数据库调取契税、维修基金、商业贷款、公积金或者开发商的数据,就可以直接链上支付,链上给你发房产证,不再需要你跑无数个机构,排无数次队,然后再等好几个月才能办理。

后续与房产证相关的其它手续,比如转让过户,比如抵押贷款,甚至比如将房产打包发ABS等等复杂操作都可以在链上进行,并且可以实现跨系统的实时结算,非常方便。

这里大家有一个思维定势,总觉得在去中心化架构下,那么所做的一切都是去中心化的。比如说上链、信息审查等等,任何地方都不能有中心化的参与。这肯定是不对的!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共存的!既可能是底层是去中心化协议和架构,但是应用层是中心化的;也有可能底层是中心化架构,像支付宝这种一样,但是在应用层面是去中心化的。

去中心化不是用来颠覆现有中心化系统,而是为大家提供多一种的选择。

去中心化最适合那种简单的、底层的协议,稍微复杂一些的场景,需要运用智慧与决策的时候,一般来说还是需要中心化系统来运行。

像房产审核这种工作,说不定再过很多年,仍然需要中心化的机构来审核。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23日 下午10:40
下一篇 2019年11月24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