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放式金融框架下价值捕获的重要性

撰文:Robin GU,就职于 X-Order。X-Order 是一家尝试把分布式计算、计算博弈论、人工智能与加密学等跨学术领域相结合以发现未来拓展秩序的创新型研究机构,由 NEO Global Capital 创始合伙人 Tony Tao 创立。

最近《Nervos 经济模型提案》的推出引发了新一股关于区块链协议层如何捕获价值、什么样的协议资产才可以更好的捕获生态中的价值的讨论。

为何价值捕获这个问题如此受到大家的重视,这个在传统领域似乎不存在的概念为何会在开放式金融框架体系下逐步涌现出来?在谈论捕获价值的时候,具体指的是什么?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于此同时,我们也对于 Nervos 现有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些想法。

为什么在传统经济领域较少提及价值捕获?

让我们先从传统领域着手看看「价值捕获」这个话题。在传统的经济领域中,这个话题并不是没有,而是很少被提及和讨论。这是因为在传统的金融经济领域中,人们的关注点通常在微观的商业主体,也就是「公司」的层面。

如果把同样的问题转换成传统经济中的语言,就变成「传统公司的股票如何捕获公司在产业链中产生的所有价值」 —— 是不是感觉连解释都不用了,这不是不言自明的吗?所有价值都会变成公司的资产和现金流,甚至商誉,最后通过报表估值体系和股价建立起联系。

在这个层面,其实是看不到价值捕获过程的,因为价值捕获已经被一个更大的假设所覆盖了:货币本身捕获了整个社会产生的价值,在这个假设下,公司根本不需要去思考如何捕获价值,而只需要负责去赚取货币就可以了。

但是,在开放式金融体系内,就不一样了,协议必须帮助协议资产争取自己的生存地位,也就是捕获到生态中的价值。无法捕获价值的协议长期无法生存。而传统公司的生存压力只在于无法赚到足够的现金流,而不在于其赚到货币无法体现价值。

从 0x 到 Nervos,开源协议能否捕获价值很重要

一个开源的协议必须能牢牢抓住生态系统中的价值,以服务于协议本身。

0x Protocol是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 0x 的生态,从预测类巨头Augur 到游戏 Dapp Gods Unchained,还有更常见的各类 relayer,无一不在频繁的调用 0x 的智能合约接口。

观察以太坊的 Dapp 流量,也可以看到 0x 协议被调用的频次较高。但是从 ZRX 这个 0x 上的原生协议资产来看,它并没有很好的捕获到这些由协议带来的生态价值。大批量的生态价值流失势必对 0x Protocol 的长期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论开放式金融框架下价值捕获的重要性

那么协议需要捕获的价值是什么?从Vision Hill合伙人 Dan Zuller 的表述(详见《智能合约平台必须具有货币溢价,但如何实现它?》一文)来看,需要捕获的是社会资本和实物资本,而 Nervos 提出的底层公链作为 SoV (Store of Value)平台,需要捕获上层资产的各种状态,最后 CKB 以状态储存作为切入点,该项目认为无论是智能合约调用还是交易状态变化,最后都会通过状态存储体现出来。

我们之前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价值?传统领域仅仅用价格衡量一切的说法显然是不全面的,开放式金融框架下的价值必然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定义,它的落脚点是多样的。但是问题在于,它的边界又在哪里?

如果把区块链协议当作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可以更好的读懂价值意味着什么。所谓价值,就是所有可以被用来帮助协议长期生存并且发展的资源和状态。

「生物」这个比喻和之前《人类简史》中提到的小麦有些类似。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与其说是人类驯服了大自然的种子,不如说是小麦驯服了人类,为其长久的生存发展做出了贡献,人类甚至改变了自身的狩猎习惯去适应小麦的种植。从小麦的角度来看,它是成功者。

同样,区块链协议中的成功者也应该和小麦类似,它需要可以不断摄入为协议生存带来价值的资源和状态。最实际例子就是以太坊,以太坊使用者在转账过程中支付手续费,它提供了一种价值,哺育了系统中的矿工,让其为维护以太坊安全做出贡献。再举个不实际的例子,某个以太坊信仰者由于看好以太坊,发动其社会关系找到更多的开发者加入以太坊社区去帮助完善协议。这种潜在的社会关注度也提供了帮助协议发展的价值。所以,最理想的协议应该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去感知到其上层的价值变化,并且将其捕获到协议资产中去,为其长期生存发展提供能量。

论开放式金融框架下价值捕获的重要性

而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关于价值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它可以从技术层面表现出来,足够复杂的代码和合约调用可以带来应用组合上的更多可能;也可以从社会协作层面体现,每一个参与方更多的愿意在某套有价值协议体系下参与贡献;跨链协议的价值可能可以通过延展性去体现,可以将公链的安全性从较高处转向到较低处。

Nervos 经济模型的改进空间在哪里?

Nervos 把底层的 CKB 公链定位在一个 SOV 的公链平台,所以在价值的表现形式上采用了全局状态储存资源这个落脚点,期望把所有上层的价值以各类形式最终体现在对于资源的占用上,这是个非常棒的想法,他们也给出了实际的落地方案。

不过,在思考其经济模型的时候,我们发现似乎还可以有些改进的空间,这里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主要问题在于,基础发行本身的这个过程没有考虑所谓真正的全局状态占用的需求,而是仿照比特币的发行方式,人为设置一个固定上限,然后每四年减半。这种发行方式是否合理是值得商榷的。

按照理解,基础发行的 CKB 应该是要用于描述全局状态空间的,当然如果考虑了二次发行的 CKB,那么基础发行的 CKB 至少应该是要用于描述部分的全局状态空间,剩余部分留给二次发行。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个被基础发行刻画出来的全局状态空间应该是和潜在的全局状态占用需求有一定关联的。

个人理解,CKB 的设计理念中,这个关联的调节是通过价格发现机制,也就是所谓的市场:

  • 如果说按基础发行出来的 CKB 比真正占用的 CKB 数量多,意味着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状态占用需求,那么 CKB 的价格会下降,从而引起需求的上升;
  • 如果说基础发行出来的 CKB 代表的空间供不应求,那么 CKB 的价格将上升。

对于第二点供不应求的情况,可能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可以比较贴合现实。而对于第一点,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基础发行已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二次发行无疑会进一步加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尤其是很多人还把 CKB 锁入 NervosDAO 中之后,这样会削弱价格的调整机制。

另外,我们知道传统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受到价格影响而移动的理论,其实中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该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如果说产品本身对于价格的变化不够敏感,那么价格的变化对于需求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

综合这两点来看,如果出现了供远大于求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 CKB 的价格会陷入一个死亡螺旋,因为需求增长速度仍然无法跟上供应产生速度。CKB 的价格持续下降会减弱矿工维护系统安全的动力,从而对整体的安全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更直观的去理解:如果 CKB 代表的是潜在的全局空间状态这个产品,那么其基础发行其实就是一个发行产品的过程,如果这个供应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的话,哪怕总量上是稀缺的,还是会造成一种以供定需的困境。

可以想象下现实中的某样产品,其供给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如果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可能问题还不大(这可能也是 CKB 经济模型如此设定的隐含假设,毕竟是比特币开创了以供定需的先河,并且目前看来活的还不错),如果全部需求都不及供给的话,那么产品最后就会变的无人问津。有没有可能,用一种参考现实经济中的方式去发行 CKB 呢,就像工厂是根据市场需求去生产产品一般?

我们认为是可以通过协议实现的。

如果我们让基础发行和二次发行每段时间发行总量都去锚定近期的需求,即所有被占用的全局状态,会不会有所改观?

这个机制就类似比特币的难度调整机制。可以统计近期的被占用全局状态的体量,然后每次让基础发行和二次发行的总量去锚定这个值,造成一种长期自回归的状态。其中,具体的参数可以通过社区投票或是其他方式来确定。基础发行的总量还是遵循原有的稀有性,二次发行也遵循原有的比例分配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过度发行 CKB,从而导致供大于求的状况出现。

另一种更极端的方式是引入一种销毁机制,不仅仅是针对二级发行中的一小部分,而是针对整个已发行总量,目标是让其可以有一定收缩空间,增加整个公链的弹性。不过销毁机制的难点是如何去设计和实施。目前看来,市面上大部分项目的批量销毁机制都是由项目方人为去安排执行的,过于中心化。

总的来说,我们期望如此锚定可以使得 Nervos 更好的随着上层生态规模的扩张缩小而进行调整,通过这样的改动,使得在上层生态规模一旦出现收缩的情况下,Nervos 公链也可以提供合适的安全性。

Nervos 联合创始人 Kevin Wang 及社区经理 Ryan Chen 回应本文建议

—— 文章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存在于所有的公链网络里。因为不论是 PoW 还是 PoS,共识的安全性都是和币价挂钩的,所以币价暴跌会带来网络内在价值的下降从而用户减少带来持续下跌。

如果我们把比特币简化为 SoV 网络,那么币价下降的结果是更少的算力保护,削弱其 SoV 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下降的币价也会削弱持币人信心,降低货币溢价。

以太坊也是类似,而在以太坊里面,由于是靠本币价值来保护多资产安全,这个问题会不断削弱以太坊「资产平台」的属性,但对「分布式计算平台」的属性冲击相对小。

在 CKB 里面这个问题也会存在。但 CKB 的代币有面对状态存储设计的功能,所以会有一些调节的能力。但本质上,公链核心价值和安全属性的挂钩一定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难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本身简化,就是「是否可以通过链上可观测的状态来,来设计一个协议可以稳定币价?」

这件事情很难,类似设计一个靠增发来调节的稳定币机制了,有些类似失败的稳定币项目 Basis的机制。因为希望调节的结果(币价)是无法观测的,所以没有办法设计一个负反馈机制。我认为,影响价格的因素极多,无法只用增发这一个手段来有效调控。

—— 作者提出的方案实际是希望把 CKB 状态占用率停留在一个供需曲线比较有弹性的位置。

这里首先还是有一个价格和价格移动无法观测的问题,如果要操作可能需要引进某种信任,与公链本身的定位不符。其次,是假设链上的状态的变化能有效影响币价这件事情本身能做到,那么必然存在通过影响状态来套利的机会,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最后,这样的增发政策会使货币政策没有确定性,损害价值保存平台的定位。

—— 作者是希望 CKB 供给能够和存储的需求达到某种动态平衡。但是我们希望存储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 CKB 是一个共同知识库,这个世界共同知识库的实际效用并不只是一片存储,而是经过一定全球共识(矿工瞬时提供),以及能够持续保证安全(矿工持续提供)的一片存储;存储本身并不稀缺,拥有共识的存储也不稀缺(部署一条链的成本很低),但安全度一定是稀缺的。

调整一类增发必然调整了矿工的收入。在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下,当币价在一个相对供需弹性低的区间,减少一类增发直接减少矿工收益的。如果调节手段的本身引起了系统内在价值的降低,是否币价会因为市场原因反而上升?这是个很难说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如果目的是维持系统足够安全,反而是应该提高增发的。一类增发相对恒定,其实是给了矿工社区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可以安心投资矿机和基础设施长期服务协议。

至于总体的需求,我们认为,总体上还是看区块链技术何时能真正落地成为人类协作的基础设施。这样的外部需求才是真正能影响币价和协议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协议的设计者,其实更重要的考虑是对整体一类增发数量级的掌握,在项目起步,安全成本和对区块链落地节奏预期之间做一些取舍。

—— 因此这里的确有一个假设:随着生态建设地更加繁荣,特定的拥有共识和安全性的存储需求会增加,相应的存储空间就是要成为一个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 其实二级增发考虑了对存储的需求,来影响供给。二级增发是根据 CKB 被占用的比例增发给矿工和 NervosDAO 中的。这部分不是直接的调控,而更多是单纯给矿工一个有效的激励。

—— 另外,货币政策的确定性在于,比特币四年减半、以太坊每个块 2 个出块奖励,这是给大家一种确定性,能够有明确的预期:大家手里的资产占了所有资产的比例。而不是说,有人今天可以增发一些,明天销毁一些,这是给人不确定性。当货币的增发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会削弱社区成员对其保值的信心。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

(0)
上一篇 2019年5月14日 下午5:35
下一篇 2019年5月14日 下午6: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