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副社长: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阶层,将会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孙副社长: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阶层,将会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一、从大选黑天鹅到土味产品逆势崛起:中美精英中产的共同弱点

时间回到2016年的11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精英人士们,彼时正处于一种极度的震惊状态中:一个从未有过从政经验、看上去更像是来陪太子读书的房地产商,竟然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过关斩将,最终以并不微弱的优势压倒了作为大热门的前第一夫人。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特朗普此前的各项数据指标看上去都不如克林顿,怎么就突然逆袭,成为了新一届美国总统?他们更想不到的是:在太平洋的彼岸,有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本次黑天鹅的出现——就在西方国家瞠目结舌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对于特朗普的当选毫不意外,在后者看来,美国精英们是非常迟钝的,他们完全不了解基层选民心里想的是什么,只会拿着源于中产阶层的民调资料,去模拟一个高度失真的沙盘,在大方向都已经出现偏差的情况下,走向必然失败的结局。

中国的精英阶层们大概没有想到一件事情,正所谓“当局者迷”,尽管在隔岸观火时,他们能够作为旁观者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如果被放到同样的情景之中,自己的表现可能并不比自己的美国同侪好到哪去:在美国大选结束后不久的2017年,有几家互联网公司以一种另类的形式闯入到了五环内精英们的视野中,其中包括“标题党大王”今日头条、“低档货大本营”拼多多、以及“三俗小视频集结地”快手,这些互联网产品在彻底颠覆了精英中产三观的同时,也促使他们坚定地得出了一个结论:此种“土味产品”是完全不符合蒸蒸日上的社会形势的,必将于一片骂声中狼狈退场,于是,出于一种在2013年做空比特币的“痛打落水狗”心态,中国精英们开始将嘲笑这些“土味产品”当作一种政治正确与日常乐趣,如果你上网随手一搜就会发现,在被中产小资所主导的自媒体领域,90%的文字都是从各个角度来对这些产品进行批判的。

然而,让精英阶层们没有想到的是:两年过去了,“土味产品”不仅没有在文攻笔伐中日趋消亡,反而通过在小城镇和乡村市场攻城掠地,迅速发展壮大。其中的今日头条已经成为能与阿里腾讯比肩的互联网独立一系;而拼多多更是已经在美国上市;这些产品在沉默中的强势崛起,让无数喧闹的中国精英们百思不得其解。自负的他们大概永远不会明白: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犯下了一个与美国精英相同的错误:那就是表现出了对社会“沉默的大多数”、也就是去中心化个体存在感的漠视——美国精英以为手里的民调统计数据就是群众的声音,而对民调未曾覆盖到的、底层选民的诉求一无所知;中国精英则以为沿海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网民评论就代表了社会的需求,而对玩不转新型社交媒体的、内陆小镇与农村民众的状况一无所知。

二、头条、快手、拼多多与加密货币:不可阻挡的权利去中心化

精英与中产们为何会将“土味应用”视为眼中钉?综合其在网上的意见来看,驱使其做出上述言行的动力,部分源于以下在公开场合不太说得出口的隐秘心理:类似于线上写作权、电商开店权、视频拍摄权、货币铸造权这样的社会权利,应该由那些有一定档次的专业精英掌握,如此方能符合社会越来越“高大上”的趋势,至于普通阶层的“屌丝卢瑟”,由于写作风格太low、卖的货物品相差、拍的视频太低俗,因此不应该拥有相应的权利。不过,考虑到舆论批评向来有“法不责众”的隐秘底线,擅自对去中心化群体开AOE容易吸引大量仇恨,所以,虽然对普通阶层意见颇大,但精英与中产阶层们最多也只能向头条、小视频、拼多多、以太坊在内的中心化团队开炮——既然数量庞大的“屌丝卢瑟”不配拥有这种权利,那你们为什么还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去释放这些垃圾,这不是给我们的精致生活添堵吗?

图:在某些精英的眼中,普通阶层不该拥有的,是包括写作、开店、拍视频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权利

孙副社长: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阶层,将会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但是,问题在于:包括上面这些权利在内的、各种社会权利的下沉与去中心化,实际上是互联网技术浪潮之下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其实也是近年来阶层大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权利从中心化机构被输送到去中心化的普通个体手中,那些本具备相应专业水准、却因为各种阴差阳错的原因而未能通过中心化机构而享受到行业权利的普通人,抓住了这次权利下沉的机会,从被中心化机构垄断的行业市场中夺下一块份额,借此吃到了迟来的行业红利,最终实现了阶层穿越。

事实上,当我们仔细梳理上面所提到的、近些年来爆款的互联网产品就会发现,它们的核心发展思路,其实都是这种“权利的去中心化”,比如说社交媒体平台使得普通民众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自媒体使得普通人有了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记录并评论新闻的权利;智能手机和小视频平台则使得原本不具备宣传渠道的普通人有了记录自己生活的权利;至于我们熟悉的加密货币,则是使得不具备金融市场参与资格的人有了发行标准化金融凭证的权利……而近年来一些让五环内精英大跌眼镜的、成功实现了阶层穿越的普通人,很多也都是通过这种变革来实现了命运翻身的,比如说一些网红店主、知名主播、自媒体作者、以及币圈大佬等等。

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下面这几种爆款应用的发展思路都是一样的

孙副社长: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阶层,将会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然而,正如笔者在本节开头所提到的一样,面对这些权力的下放以及草根的崛起,传统的精英和中产们表现出了异常激烈的排异情绪。作为主打这些权利中最宏大的一种——也就是“铸币权”下沉的加密货币,更是遭到全球精英中产们步调一致的群起围攻,而在这其中,中国的中产阶层对于加密货币的抗拒感,可能又属于最强的那一序列。从各大社交媒体的粗略“民调”来看,目前不少国家的社会舆论,对于加密货币已经呈现出毁誉参半的“拉锯”态势,而在以中产阶层为主要参与者的中国互联网论坛上,仍如同过去几年一样,一边倒地呈现出“倒币”的倾向,而他们的观点则也很简单粗暴:如果说在自媒体和小视频领域,中产阶层还“温和”地认为,相关的权利应该在监管之下落到那些“水平道德兼具”的人的手中,而在货币领域,他们则是一口咬定,各国央行才是发行货币的“真神”,至于其他人?妄想!

这样一来,我们的讨论点就涉及到了如下的问题上:普通阶层到底有没有资格发行加密货币?

三、股票、债券、和数字贵金属的混合:加密货币发展初期的合理定位

答案当然是——有。

看到这个结论,很多中产精英在不屑嗤笑之余,估计又要抡起货币经济学的大棒,并套用某位互联网大佬的货币理论来试图证伪加密资产的存在意义:“这个世界不应该如现在这样有两百多个独立国家,因为根本不可能找出两百个能胜任货币发行的团队。”严格来说,这个想法并没有错,一个合理货币的设计,远没有很多项目方想象中那么容易,你最起码也要有一个类似于国家的、基于一定共识的社群存在,加密货币才有以货币身份去流通的可能。事实上,关于这一点,笔者早在去年发布的《当区块链遇上货币》系列文章(全文可在网上搜到)中就说过,一个真正的、可用性强的去中心化货币,很可能要等其他行业的Dapp落地、数字经济体系成型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而这个过程很可能是不以监管意志为转移的,就好像后者无法控制比特币一样。

图:现在业内搞得如火如荼的“稳定币”,只能算是中心化法币在数字世界中的延伸,利用的则是其无法被拦截的特性,与“去中心化”毫无关系

       孙副社长: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阶层,将会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但问题在于:谁规定“加密货币”就一定得是要以货币的角色存在于数字经济体系当中了?这世界上的价值承载物,难道只有货币一种?证券行不行?当然行,现在在欧洲如火如荼的STO就属于这种;债券行不行?没问题,Bitfinex几年前就发行过BFX,也达到了预期效果;纸黄金行不行?那更行了,比特币和莱特币这哥俩,现在就是圈内公认的数字金银。事实上,除了比特币、莱特币、IPFS这种没有预挖的加密货币之外,其他数字资产的发行与流通模式,本身就更像是多种传统金融通证的融合,比如说以“预挖+挖矿”为发行机制的以太坊,它在一级市场率先释放的那部分就更像是证券,而后POW的挖矿机制则倾向于货币。

严格来说,笔者并不清楚为何很多中国精英与中产至今仍然会保持着5年前的姿态、揪着“加密货币不能成为合格货币”这件事不放,或许是与政策环境以及中心化文化有关?在个人眼中,这种观点过时的程度,大概相当于一个人对“机器人”的了解,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变形金刚时代。从部分精英中产的发言来看,这些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加密货币”本身早已超越了这个通俗易记的“俗称”,而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一方面认为“去中心化货币可能是最终极的Dapp”,另一方面又认为“金融是区块链最先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应用”的原因。因为前者指的是铸币权的下放,而后者则指的是标准化金融凭证发行权的下放,而这两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的,正如核武器不等于核能一样。也就是说,加密货币发行权与购买权的合理下沉幅度,实际上要比中产精英们所想象的大得多,而这种错误的认知,也是他们无法抓住其中机遇的最主要原因。

       孙副社长: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阶层,将会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四、傲慢与偏见的沉重代价:20年前的阶层大变动或将重现

毫无疑问,精英与中产们对于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去中心化经济的固执态度,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势的,但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这看似身处同一阵线的两者在面对时代大潮时,所表现出的应对措施其实完全不同。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对于世界上的诸多事物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爱憎情绪,这很正常。然而,在商业的世界里,个人主观喜好是经常要为冷静的客观判断让路的,对于一个成熟的商人来说,他可能并不喜欢现在的小视频、自媒体、以及标题党,但他仍然毫不怀疑这是大势所趋的去中心化经济的一种必然表现形式,并愿意与对方进行商业合作。所谓的在商言商,就是这个意思。

精英与中产的区别,实际上就体现于此:在丛林社会拼杀出来的高阶精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精英),就算打心眼里再看不起这些草根,也能够本着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原则,堆出一脸笑容和对方进行流量方面的合作,而喜怒形于色的中产们则经常很难把自身喜好和未来判断分离开,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东西我不喜欢,那肯定就没有前途,我也不会碰。结果到头来,这些人就如同几年如一日做空比特币的空头一般,被现实疯狂抽脸,最终只能得出“我们的理论是对的,只是这届群众不行”此类让人啼笑皆非的无力结论。

中国中产对于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去中心化经济”的极力抗拒以及认知缺位,实际上暗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发展中国家的阶层大变动实际上还没有结束。谁将借助这场去中心化变革崛起,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毕竟我们还不清楚什么样的权利在接下来会被去中心化、以及哪些去中心化个体可以承接住这些机遇,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拒绝拥抱去中心化变革的那部分“中产精英”,很可能是会败得最惨的那一类人。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去中心化的经济体目前正在逐步蚕食掉中心化机构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大概是由于人们普遍比较喜欢成功故事的原因,在过去几年里,把目光都聚焦到了那些通过去中心化经济来实现阶层跨越的草根身上,却忽视了那些被跨下去的中心化企业、以及依附于这些机构的个体。比如说报社、银行、杂志社、电视台、出租车公司等,而在这些细分赛道上,如果说完成了家底积累的高管们还能因为皮糙肉厚而从容一点,那么还在房贷、车贷、养儿养老等几个大坑中挣扎的中产阶层可以说是毫无风险抵抗能力、十分难受了。事实上,如果我们翻阅网上那些“职场危机”类的文章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就是来自于上述这些被去中心化经济所击溃的中心化机构的。

图:如果继续对去中心化经济保持抗拒姿态,下|岗|工人们的今天可能就是精致中产们的明天

       孙副社长:抗拒去中心化的中产阶层,将会在时代的巨变里一败涂地      

如此一来,一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精英中产们,很可能会迎来一个极为另类的阶层穿越——那就是在社会阶层的金字塔上快速下滑,进而沦落到他们此前难以想象的层次。而这个很有可能遭到中产精英嘲笑的结论,完全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翻开历史的话就会发现,早在20年前的时候,人们就曾经见证过一场因为权利(经商权)去中心化而导致的大规模的阶层跃迁:那就是国企【下|岗|】潮。在当时的很多职工看来,内陆地区的国企是经商权中心化的产物,沿海地区的民企则是经商权下沉(也就是去中心化)的产物。

而有着政府信用背书的前者,在市场上是要比作为“散兵游勇”的后者更为可信的,比如说不会出现像后者一样,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之类的丑闻。然后,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这种偏见的麻痹之下,去中心化的民营企业击垮了中心化的国企,使得国营职工们岁月静好的日常生活被彻底打碎了,在突如其来的震惊情绪中,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此从(准)中产阶层,一路溃败到此前难以想象的普通阶层。而正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近年来的裁员潮也好、职场危机也罢,除了与20年前【下|岗|】潮的画风有所不同之外,本质上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不管是悠闲的国企职工,还是小确幸的精英中产,都是在对去中心化经济的漠视与抗拒中,迎来必将到来的命运。

本文来自,仅作分享,存在异议请联系平台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刺猬财经 - 刺猬区块链资讯站立场。

(0)
上一篇 2019年7月19日 下午5:51
下一篇 2019年7月19日 下午6:55

相关推荐